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於佳欣)從“理性消費,文明餐桌”到“奇換社區”的以物換物,從節糧愛糧到建築節能、綠色消費,從黨政機關、先鋒模範帶頭到全社會廣泛參與……自中宣部和國家發改委5月底啟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以來,勤儉節約理念深入人心,全社會掀起一股節儉之風,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新時期有了新的內涵和延續。
  以上帶下以點帶面,節儉理念深入人心
  曾經覺得飯後打包有礙面子的重慶市民關鵬,現在外出吃飯有剩餘,會首先提出打包要求。“一句簡單的提醒往往很重要,可以捅破觀念上那層薄薄的‘窗戶紙’,大家都這麼做,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這主要得益於重慶市開展的“理性消費,文明餐桌”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目前,重慶市已有3000餘家餐飲企業參與活動。除了重慶,在全國不少地方的餐飲企業都主動承諾不誤導顧客超量點餐,並主動提供免費打包餐盒。
  在厲行節約的活動中,黨政機關起了良好的帶頭作用。以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為例,中宣部、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組織開展建築節能行動,倡導建築領域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包括提高並嚴格執行建築節能標準,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和老舊供熱管網改造,發展綠色建材等。
  據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呂文斌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共評出綠色建築項目2015個、建築面積2.26億平方米。“城鎮新建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基本達到100%。”
  此外,中宣部、商務部組織開展低碳節能綠色流通行動,在流通領域推廣綠色理念,促進綠色消費。國家糧食局結合2014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積極開展愛糧節糧宣傳。通過以上帶下、以點帶面的節約行動,一個全黨全社會厲行節約的良好風尚正在形成。
  節水節電節能多領域推進,打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這場全民行動不僅需要黨政機關帶頭,更需要各行各業帶頭節約資源能源、加快轉型升級,能使節約成為一種文明生產方式。
  為更好地達到節水效果,上海市自2011年起開始對用水大戶進行實時監管,即通過對月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的用戶輸水管道瞬時流量和累計流量進行數據採集,及時發現用水量異常變化並作出調整。幾年來上海用水結構和用水方式不斷優化。目前上海的萬元GDP用水量僅為10年前的四分之一。
  南京傑特新能源公司通過推廣太陽光導入照明技術的應用,節能減排效益明顯。這一技術通過集光裝置收集太陽光和環境光,然後通過導光裝置和散光裝置實現室內照明。目前,已經實施60多個項目,分別位於上海、南京、北京、浙江等地區。
  “安裝這一系統,可以節約80%的白天照明電量,如果全國50%以上的高檔住宅、地下空間、商業和工業設施都安裝該系統,每年可以節省2098億千瓦時的電量。”該公司執行董事、總工程師董祥威告訴記者。
  不僅在傳統領域,在互聯網領域創新節能技術也大有作為,能有效破解IT業“能耗危機”。浪潮集團通過自主研發我國第一款符合“天蝎”技術標準的產品整機櫃服務器,幫助國內互聯網企業數據中心平均節電22%以上。此外,還建設了亞洲最大的第四代雲計算中心,大大提升社會整體資源利用率。
  榜樣力量帶動全民參與,促使節儉節約蔚然成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由中宣部及相關媒體推出的“節約之星”節儉養德的先進事跡一經報道便引起廣泛社會反響。不少百姓表示,看了“節約之星”的先進事跡後,既有感動,又受激勵,自己也願意從點滴做起,為節能環保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市陳經倫中學分校生物老師楊立宏看到節約之星金九皋老人發明“節水神器”事跡後,感到非常敬佩。她說:“大家內心都希望節約,但很難真正付諸實踐。這位老人十幾年如一日,帶動周邊志願者挨家挨戶安裝節水裝置,宣傳節約用水,特別不容易。”
  “節儉體現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比如用洗菜水、洗澡水沖馬桶,不剩飯等等。只要將勤儉節約變成日常行動,我們都可以成為‘節約之星’。”在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西里居委會工作的社區工作者郝彭說。
  不少地方從生活細節入手,主動挖掘節約的好做法,廣東清遠的“奇換社區”推出線上線下“以物換物”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據清遠市文明辦主任任嵌介紹,這一活動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的優勢,活動主辦方通過公眾微博、QQ和微信等渠道收集舊物,物品不能在線上交換的,當參與交換的人和物達到一定數量,主辦方就選擇周末時間在居民小區設立固定場所進行線下舊物交換。
  節儉只有變成具體行動,才能更好地闡述新時期的新內涵。節約只有成為社會風尚,才能續寫中華民族美德的新篇章。對於每一個公民而言,要成為身體力行的行動者,才能真正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  (原標題:共同參與 蔚然成風——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綜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qyoam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